⊙  中国视听网 > 行业新闻 > 舞台灯光 > 技术学园 | 技术动态 > 灯光设计师谈灯光艺术革命

灯光设计师谈灯光艺术革命

中国视听网资讯 更新时间:2010-1-21 8:38:29  编辑:雪韵  [ ]     手机访问

内容导航:

灯光设计师谈灯光艺术革命(一)


   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产生了电脑灯具和灯光计算机控制系统,带来了灯光设备的革命
   计算机技术的诞生和高速发展在对众多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灯光设备的革命。
传统的灯光设备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光学技术、电学技术、机械学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通过以上技术生产的灯具构造简单、功能有限。如聚光灯、回光灯、泛光灯等。这些灯具可调的功能一般只有遮光、调焦、水平和竖直转动等很简单的几种,而且只能进行非机械化的手工调节,无法实现自动控制。这些灯具在控制系统方面是以模拟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而模拟手动调光台只能进行少量集控和跑灯的设置,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编程。同时,由于控制回路少,所以可控灯具的数量受到很大限制。
   随着现代的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灯光设备的开发和生产上的应用。灯光设备家族中诞生了高科技的新宠——电脑灯具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专业灯光领域逐步跨入全面数字化的时代。电脑灯具包括镜片反射式电脑灯、摇头式电脑灯、变色灯、电脑追光灯、激光灯等一切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灯具。这些产品构造复杂、精密,功能丰富多样,一般具有遮光、频闪、调节焦距、光圈、变换颜色、图形以及在三维空间流畅移动光束等功能,有的还具有三基色任意调色的功能,还有一些甚至具有空中三维成像的功能——如激光灯具。而所有这些功能都可通过控制台根据节目气氛的需要,进行实时控制和编程自动控制。电脑灯具的反应速度快、动作到位精度高,使灯光具有了全新的智能与活力。在灯光控制系统电脑化、网络化进程中,控制台采用了最先进的电脑硬件和软件技术,如“奔腾”系列处理器、高版本的DOS、WINDOWS操作系统等。它们功能强大,可控回路多,并普遍采用DMX512数据通讯协议进行信号传输。DMX是DigitalMultiple的缩写,译名为“数字多路复用协议”。该协议以RS-422/RS-485串行传输为基础,最大控制回路达512路,速度很高。
   目前,最先进的网络控制系统大都使用比DMX更高效的TCP/IP网络协议进行信号传输,一条TCP/IP信号线可集成多路DMX信号,具有高速双向传输的优势。这些控制信息不仅包括控制台输出的回路信息,而且包括调光台和灯具运行状态的反馈信息,即Reporting。通过电脑灯光生成的那些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和无穷创意的灯光效果是传统照明灯具所无法比拟的。
   笔者认为,灯光设备的高科技化为当代灯光效果在艺术上的飞跃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这是灯光设备在硬件上的一场革命。
   二、电脑灯具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带来了灯光控制方式的革命
   电脑灯具相对于传统灯具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功能丰富。电脑灯具一般都具有十种左右的功能,多的甚至超过了三十种。由于每种功能都需要一个回路控制,所以通常一盏灯就需要十个左右的回路。现在歌舞晚会中使用的电脑灯具数量少则几十盏,多则成百上千盏,要控制这些灯具就需要大量的回路,这正是传统模拟控制台无法胜任的,只有应用电脑控制台才能完成任务。首先是因为电脑控制台输出回路多(可达2048个,甚至更多),而且信号的传输采用高速的DMX512数据通讯协议,仅用一条线就能传输512路,有的甚至还采用了更高效的TCP/IP网络通讯协议,使其在控制效率上有更大的提高。
   其次是因为数字电子技术相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还具有记忆、运算、编程和自动执行方面的优势。晚会中,一台大型的电脑调光台控制着几百、几千只灯具来配合节目演出,并要在舞台上作出天衣无缝的灯光变换,而且每一次变换都可能涉及到几千个回路控制信号的变化。面对如此复杂、繁重的任务,想要在晚会现场进行人工即时控制是不可能的。只有在演出前把所有节目的每一个场景进行配光,并预先把场景配光的控制信息编成若干个电脑程序,然后再在正式演出时现场启动,并在人工干预下进行自动控制,才可能实现如此复杂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灯光的控制方式由过去的手工控制方式变为电脑程序控制的操作方式。
   现在电脑控制台的程序控制方式非常丰富,其中包括:集控(SUB)、效果(EFFECT)、场景(SEQUENCE)、Q场(CUE)、跑灯(CHASE)、宏指令(MACRO)、组(GROUP)、内置特殊效果模型程序(SHAPE)等,可以编上千个灯光重演程序,它们在演出的时候,既可以单个使用,也可以搭配组合使用,尤其是后者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灯光效果。高性能的电脑程序控制使灯光能即时、精确地配合晚会气氛和音乐节奏的激缓、起伏变化,从而使灯光活起来,在艺术性上更具灵性,使舞台灯光师更能尽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作激情。
   笔者认为,灯光控制方式的电脑程序化,为当代灯光效果在艺术上的飞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手法和广阔的创作空间,这是灯光设备在软件上的一场革命。

页码: 1 2  下一页

更多相关:  AV集成

文章来源:长沙恒达舞台灯光设备厂


资讯搜索

声明:本站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本站的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视听网”。

网友评论

舞台灯光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产品导航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视听资讯 | 本站动态 | 关于中国视听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视听3G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视听网 | 视听网 | 视听产品报价 国际域名:http://www.av-china.com
版权所有 1999 中国视听网 邮箱:av-china@3v.cn 电话:+86-755-33019199(十八线) 传真:+86-755-33010311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