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听号

  • 我在现场

  • 微视频

  • 视听E刊

  • 积分商城

  • 登陆/注册
  • 首页
  • 资讯
  • 产品
  • 企业
  • 访谈
  • 会议
  • 展会
  • 招标
  • 案例
  • 人才
  • 技术
  • 商情
  • 专题
  • 论坛
  • 视听●时尚
  • 耳机
  •  
  • 直播
  •  
  • 智能音响
  • VR眼镜
  •  
  •  
  • 投影机器人
  • 蓝牙音箱
  •  
  • 微投
  •  
  • 播放器
  • 视听●发烧
    视听●家庭
    视听●商用
    视听●工程
    视听●集成
    中国视听网(www.av-china.com) > 行业资讯 > 视听信息(HI-FI 音箱) > 【经验分享】深入浅出说煲机,音质提升无副作用
    【经验分享】深入浅出说煲机,音质提升无副作用
    更新:2020-5-28 9:56:28 稿件:广州天逸电子有限公司 调整大小:【

    煲机作为发烧历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关键点,这几天梳理了一下框架,尽可能地以详细且更接近科学合理的方式阐述给大家。

    什么是煲机?

    通俗来讲,就是器材人为干预其长期导通信号和电,加速振膜熟化、使电路尽快达到最佳工作性能,从而得到更为悦耳声音的过程,就是煲机。

    煲机对声音有影响吗?

    当然有,不然我就不写这篇专题了。

    我煲过无数的器材,煲过无数小时的器材。以至于养成了一个习惯,和音频有关的器材,到手必煲机。在煲机的同时,我也会相对细心地留意整个煲机过程,声音的细微变化,煲机的时长,随着时间推移,整个煲机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规律,不同器材的声音稳定期......因此有了这篇关于煲机的内容。

    煲机的理论基础

    我们为什么煲机,总是有点缘由的,煲机并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分开来看,煲机是对不同特质的器材,产生不同的影响:

    1、电流、信号通道的疏通作用:

    这里具象化打个比方,一种情况是,新建设的管道,里面残留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残渣,如灰尘、金属、油等残留物,这时候煲机就像这条管道开始进入使用状态,未来长时间仅需要流动稳定的一种材料(比如水或者油),我们注入材料后,材料冲刷出厂残留物的同时,与管道内壁产生摩擦,逐渐这条管道变得更为通畅和顺滑,适应了内部材料的流动,这个就类似煲机的过程。

    另一种情况是,这条管道往期是长期有油在内部流动,我们现在需要需要它输送水,这个由油变水,管道内的油随着水的流动和冲刷,油的含量越来越低最终被冲干净的过程,也可以比作这个煲机的过程。

    2、对震动材料的物理老化:

    这个是最普遍和常见的大家对于煲机的理解,也就是声音通过震动产生,震动材料在出厂时由于全新的状态,往往颇为紧致,不够松弛,不能完整表达声音各个频段的特性,显得拘谨。我们需要通过煲机,让材料去适应声音传播空间的物理环境特性,以及不同声音频段的震动特性。这类似于运动员需要长期训练才能使各方面达到最好的状态去参加比赛。而且短期的煲机热机,也非常类似于运动员训练或者比赛前需要热身一样,舒展筋骨,才能更有效、最大化发挥身体的潜能一样。我们说的煲机,是物理上让振膜熟化(老化)的过程,最大化振膜的运动范围,最终达到振膜松弛、收放自如的状态。振膜长时间、大量去适应各个声音频段,最后在表达声音的时候才能不拘谨,更加流畅、自然、细腻。

    3、是整个系统器材协调统一的过程:

    我们的听音系统由各个部件组成,音源、解码、音量控制器、放大器、后端、排插、线材等各种附件。这些附件会通过电流和信号,每个部件作为个体存在时都有自己不同的特性。这里打个比方,我制作一个模型,将各个部件组合到一体,最终为了让这个整体运转的更为顺畅,我们需要涂抹润滑油,需要对部件接触面细节上的打磨、调试和试运转,磨合流畅后,才能让这个整体协调统一去长期运作。煲机类似于这个过程,每件音频器材都是重要的组件,接插件和线材等附件把这些组件连接起来,其中每个通导环节可以看做一个堵车的桥梁存在,煲机就像疏通堵塞的桥梁,这些桥梁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后,电和信号的流通,桥梁的传导逐渐顺畅,各个部件彼此之间相互适应,最终协调统一,作为一个整体去运转的过程。(这里通畅后,器材搭配的作用会更为直观)

    4、是让器材内电子元件达到最佳使用状态的前提:

    对声音信号产生作用的各个电子元器件,对通/断电,环境温度,湿度,都是相对敏感的,煲机是让各个元器件达到稳定、持续高性能运转的好方法。这里面有个重点,煲电容是煲机的重点所在,这里笔者引用一段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的外文翻译,想必可以比较直观合理地表述煲电容的道理(省略英文原文):

    现在说说电解电容。

    我花了很长时间来研究电解电容的特性,从煲机的角度。

    一个电解电容也是两片金属极板之间被一些绝缘体分隔开来。为了获得较大的电容量,两块极板的表面积必须足够大,包含较长长度的金属箔,卷成圆柱状。

    电解电容能储存电量,和电池类似,是靠了电解液(所以叫这个名字)。因此电解电容包含一个阳极板,这是一个被绝缘体包裹着的金属箔,包含电解液,其最简化的形式是盐水,还包含一个阴极,这是另一个没有包裹绝缘体的金属箔。为了使电解液能分布满金属箔的长和宽,电解液浸在“隔板纸”中。整个东西被紧密地卷装入电容的外壳。

    电介质包裹层是使得电容能工作的重要之物。 电解电容中的电介质是氧化铝。就象你经常在器材前面板上看到的那种物质。 一个区别是,在电解电容中,它没有被“密封”,因此并不是稳定的。

    氧化铝通过氧化处理放到金属铝箔的表面。这些金属箔被切割成所需要的尺寸,制造过程继续进行,直至一个成品问世。在生产过程结束前,制造商给电容加一些电压,使得表面的氧化铝形成正确的厚度,这样电容就能有设计的容量和介电特性。

    电解电容依赖于充电以维持其氧化铝的介电特性。 如果长时间不充电,其电介质会分解。

    当被放入一个电路时,比方置于电源导轨之间,电容被电源的电压所充电。 因为它能储存这种电荷,它能在不接受到电荷时,释放出能量;同时它也能通过充电接受能量。

    因此它可以把“两倍于电源频率的直流电”进行“平滑化处理”,成为一个接近恒定的直流电。

    同时它也能引导信号(但不引导直流电),它也经常被用在电路里的信号需要跨越两个不同直流电压之间的地方。

    由于有电压穿过电容,电容能维持其充电特性,从而维持其电介质层。 这就是回答煲机问题的关键所在。

    什么器材需要煲机?

    1、过电流、信号的器材:如墙插、排插、线性电源、始终、解码器、耳机放大器、前级放大器、后级放大器、线材等。

    2、物理振动发声的后端器材:如耳机、耳塞、音箱的振膜等。

    什么情况需要煲机?

    1、新器材需要煲机;

    2、长时间没有电流、信号通过的器材需要煲机;

    3、二手器材长时间在其它系统上使用,挪移至新系统上的时候需要煲机;

    煲机前后声音差别能有多大?

    很遗憾这个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大概分以下几种情况:

    1、煲机前后声音有可闻提升,这种情况占大多数;

    2、煲机前后声音并未感受到可闻提升,这种情况有小部分概率;

    3、煲机后声音提升非常大,煲机如换机,这种情况存在,但是概率相对较小;

    4、煲机后声音变差,这种情况理论上极小概率存在,我还没有遇到过,但不排除有品控极差的器材,开机声音歪打正着,或者是正对听者胃口,随着器材煲开音色越发难听的存在;

    因此,用户对煲机比较执着话,笔者有两个建议,一个是以300个小时为界限,300小时对于大多数器材而言都足够了,第二个建议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同产品用户对于产品煲机的经验,来辅助判断自己需要多长的煲机时间。

    煲机时间,多久合适?

    很遗憾,这个问题也不太有通用规律可言,我尽可能说说我体会到的规律。

    通常而言,器材煲机超过300小时,可以达到稳定好声音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振膜刚性很强的情况,通常需要长时间煲机。

    电路集成度高,集成元器件很多的情况下,通常需要长时间煲机。

    金属接插件、线材等大体积金属导体,通常需要长时间煲机。

    我见过的煲机方法

    非科学土方法:见过发烧友用大功率电器(如电饭锅)煲电源线的,我自己也试过,感觉声音有点变化,但不确定是否为单纯的心理因素。优点是方便好玩,缺点是对声音影响如何的完全不确定性。

    板眼的方法:用专门的煲机器材,但仅限于煲线机和煲电容器材。优点是速度快,全频段扫描式冲击,大概率提升声音硬素质,缺点是可能对音色产生负面影响。

    常规煲:也就是整套系统长时间不断电放音,优点是不会出错,缺点是比较费电和费时间。

    煲机对声音的一般影响规律

    煲机后声音通常变得更为自然耐听,声音层次和分离度提高,温润感和宽松度提升,动态提升,质感更好。

    煲机需要播放音乐吗?

    除了使用专门的煲机设备,我们通常而言的煲机(煲振膜),是需要播放音乐的,这样才能真正意义实现器材对声音全频段的适应性,至于什么音乐合适,有以下几种情形:

    1、通常而言更靠近于科学的是使用白噪音和粉红噪音,这个音源文件在互联网上是可以下载到的;网上关于粉红噪音和白噪音煲机的内容很多,请自行搜索,笔者不多加赘述,由于这种方法实际应用上有很多不确定性,笔者并不推荐;

    2、煲机碟,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煲机音乐资源,可以尝试使用,感觉中规中矩,笔者个人推荐程度一般;

    3、使用自己喜欢的音乐放音煲机,通常而言笔者都是选用此方法;

    至于音量呢,笔者也不认同网上说的所谓掐算时间、细数各个阶段,音量由小到大再到适中等各种操作。

    每个人的耳朵对声压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应避免过载,音量大体适中或是偏小总是安全的。

    两个煲机的非典型案例

    有两次煲机的经验让我印象深刻:

    1、有次专门为了实验线材的不同焊锡进行煲机,有一款焊锡,在煲机过程中发现,刚上机的时候声音不错,随着煲机时间的增加,声音一直在变化,而且变得越来越差,越来越不堪入耳,直到200小时左右声音开始迅速变好,最后煲机到230~250小时后,声音最终稳定下来不再变化,达到比初始状态更为好声的效果;(此案例后与多位老烧交流,表示对此款焊锡都有同样的经历)

    2、还有一次煲一款高级电源插头,开声时对其声音非常不满意,而且煲机几十个小时,声音丝毫没有任何变化,在接近100小时的时候打算盖棺定论这是个恶声插头,结果奇迹出现了,大概在第120小时,此款插头声音发生突变,变化迅速到无法察觉(已排除供电这些变量因素),忽然间发现,之前的缺点全部消失不见,异常好声,这款插头非常有名,使用的烧友也非常多,很多人表示有同样的经历。

    万金油煲机法则

    1、没特殊需求请不要刻意煲机,这会严重影响聆听音乐的心情。

    2、就大多数非振膜类前端器材的煲机,使用时仅需开机(热机)十几分钟、几十分钟,最多1~3小时即可达到满意的声音状态;

    3、存在必须煲机(煲振膜)的情况,请在频繁聆听的这段时间进行煲机,播放自己喜欢的歌曲,聆听时使用正常音量,不聆听时调小音量,保持开机播放状态,不关机即可。如一段时间聆听频率很低,无论如何,每次听完请关机。


    关于 广州天逸电子有限公司

     ty06.jpg

    广州天逸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音响企业,主营解码器、家用功放、家用音箱、专业工程功放、专业工程音箱等产品,是音响界集开发、生产、OEM、ODM为一体、实力雄厚的专业大厂。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工程师团队和全球领先的高清音视频处理技术,在国内高清影音行业是当之无愧的领导品牌。

    公司最初的生产基地建于1992年,即成都亚迪实业有限公司;1999年将总部迁往广州并正式注册更名为广州天逸电子有限公司,创立至今一直致力于音频技术及音响工程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民用及专业音响领域。公司位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处国内外音响电子产品的传统开发生产集散地,信息广达、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占尽天时地利。公司拥有近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和数条技术先进的音响产品流水作业生产线,以及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才、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和大批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爱厂如家的员工队伍。年产高品质的专业功放、专业音箱、舞台音响、AV音箱、HI-FI音响、家庭影院近十余万台套。

    公司旨在打造中国音响“三高”第一品牌,努力把自己的产品定位在“高品质”、“高品位”、“高技术”的“三高”精品水平上,大力提倡科技兴厂、质量兴厂、服务兴厂。始终坚持标准化、规范化、精品化、人性化、规模化!为广大专业音响用家提供我们更稳定、更可靠、更先进、更耐用、更好听、更专业的音响科技成果。

    秉承“做实在的人和产品”的企业理念,天逸凭借雄厚的高科技开发实力和高度工业化、规模化的生产能力,所开发生产的HI-FI音响器材、AV家庭影院、专业音响器材等已名满天下,为世界音响业瞩目!多年来,累计申请专利23项,其中获得国内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8项、外观专利4项、发明专利2项,积累用户超过五千万。

    天逸是国内唯一同时获得美国DOLBY-ATMOS(全景声)、DTS:X(沉浸式音效)、HDMI2.0技术认证和授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通过了ISO国际质量体系证、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产品远销欧、美、亚、非、澳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并因此获得国家出口企业成就大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著名音响品牌!


     


     


    联系 广州天逸电子有限公司
    电话 86-20-34789751/3478951

     网友评论
     编辑推荐
    • 2019年视听行业大型活动之走进企业(西安)
    • 2019年视听行业大型活动之走进企业(河南)
    • 2019视听行业万里行系列活动——走进河南
    • 2019视听行业全国巡展中国·郑州
    • 跨界互联智慧办公,看东方中原2019OA展
    • 安徽桐城市考察团到访卓远,探讨VR产业落地!
    • 视听新生态论坛暨AV生态  智慧生活(北京站)圆满举行
    • AV生态 智慧生活——2019视听行业万里行武汉站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