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视听网 > 行业新闻 > 舞台灯光 > > 光如一支流动的彩笔 访戏剧界“灯光诗人”周正平

光如一支流动的彩笔 访戏剧界“灯光诗人”周正平

中国视听网资讯 更新时间:2011-4-6 8:55:44  编辑:亦蓝  [ ]     手机访问

  4月4日记者报道:他原本是浙江江山婺剧团演员,唱花脸,后来却被如梦似幻的灯光艺术所吸引,从此便与舞台灯光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专职灯光设计。

  周正平的灯光设计立足中国特有的戏曲,兼顾话剧,歌剧,舞剧,儿童剧,歌舞剧,滑稽戏,大型综艺晚会等等。他拿遍了国内舞台灯光设计的所有奖项,包括7次文化部“文华舞美设计奖”、7次中国戏剧节“优秀灯光设计奖”、7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设计学会奖”、18次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2次中国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国话剧“金狮奖”等。

  他的灯光设计体现出戏曲婉约的古典气韵,使现代化的灯光与中国古老戏曲相融,形成“以光代景,以光传情”的诗化艺术风格,被戏剧界誉为“灯光诗人”。

  3日在杭州开幕的“周正平灯光艺术作品研讨会”上,周正平向记者讲述了他对于中国戏剧舞台灯光发展的探索之路。

  灯光烘托并点睛表演

  上世纪80年代初,第二届浙江省戏剧节前夕,周正平担任省婺剧团《白蛇前传》的灯光设计。该剧在第二届省戏剧节一炮打响,并从浙江走向北京,走向全国的舞台。

  《白蛇传》是一出传统老戏,几乎戏曲大剧种都有这个剧目,特别是田汉编写的京剧《白蛇传》已成为戏曲经典。婺剧的全新理念把这一家喻户晓的故事又一次搬上婺剧舞台。

  《断桥》一段中,演员的表演除戏曲的技巧技能,又增加了许许多多蛇舞的动作,象形化的舞蹈语汇,一场《断桥》出现了七组雕塑造型。这一切对灯光来讲都是个挑战。

  “我是演员出身,我知道音乐对表演之重要,也知道那七组雕塑造型的分量,我的灯光必须给力。于是,我根据不同造型的内涵给予不同的灯光处理,强化这一表演特色。灯光的变化、情绪气氛的处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特别是灯光要分毫不差地打在节奏上,使音乐、表演、灯光在同一节拍上完成。”周正平说。

  那时没有电脑定位灯,他就以回光灯作定位特效光。“这要靠感觉,要灯光根据演员的情绪、表演、节奏完成,光随着演员走,托住演员的表演,是表演的烘托、陪衬,更是表演的点睛之笔,使那些有特殊内涵,有内在张力的雕塑造型更突出,更具有视觉冲击力。”他说。

  光如一支流动的彩笔

  1986年,周正平被借调小百花越剧团。90年代的《西厢记》便是那一个历史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王实甫《西厢记》是中国戏曲五大古典名著之一,辞章华美精致,有“花间美人”之称。上世纪50年代末,越剧表演大师袁雪芬曾主演此剧,成为上海越剧院代表作之一。“小百花”的《西厢记》是对王实甫《西厢记》的又一次诠释。

  “诗化越剧”是“小百花”多年的艺术追求。该剧的舞美设计用了一个带阶梯的高转台,占据舞台中心地位,《惊艳》《听琴》《赖简》《佳期》《送别》等段落都要在这方带有转台的舞台上演出,它既是寺院又是西厢,即是花园又是莺莺的闺房,还是送别时的长亭。

  “灯光应该与文本相适应,需要充满诗情的美。一个转台转出不同的人物活动场景,我的光也该是流动的,和转台在同一节奏之中流淌转换。把剧作中诗的意境、氛围,男女主人公的诗之情怀呈现给观众。”周正平说。

  评论家对《西厢记》舞台灯光的评论是:光如一支“流动的彩笔”,绘出了舞台上变化多端的美景,灯光做到了“以光代景”,达到了虚与实的完美结合。就是因为此剧,他赢得了“灯光诗人”的赞誉。

  用光如泼与惜光如金

  1999年,周正平来北京为田沁鑫根据女作家萧红的同名小说编导的话剧《生死场》担任灯光设计。从戏曲灯光到话剧灯光,从南方到北方,这个戏对他是个不小的挑战。

  《生死场》是发生在北方黑土地上的故事,人物是一群东北汉子和那些泼辣狂野的北方女人,大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前后,没了越剧婉转轻柔的唱腔,也没了具有鲜明节奏感的锣鼓,没了飘飘的裙裾和长长的水袖,没了小桥流水,莺飞燕舞的南方景致,仿佛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田沁鑫要求灯光设计不要过分张扬个性,要内敛、含蓄。

  “《生死场》使我变得粗粝豪放起来。在戏曲舞台上我唱的是大花脸,从内在气质上讲,我有文质一面,也有刚硬、执拗、粗放的另一面。只是,长期置身于女子越剧的创作,我的大花脸式的刚烈被软化了。《生死场》激活了我的刚硬。”周正平说。

  该剧的舞美设计背景是半浮雕式的北方村落图像,舞台空间是大的斜平台,物象皆无,利于演员的表演。而导演很注重演员的肢体语言,这一切都为灯光发挥留有余地。周正平用低调灯光不着痕迹地强调生活的压抑、凄楚、沉闷,这是一种生存状态的渲染,当村民在血泊中醒悟,背景裂开,现出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村民们挥舞大刀长矛,光依然以低调衬托。

  《生死场》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作为灯光,我只是在戏剧需要的时刻出现变化,变换的也只是色调、明暗、光位等,可以说是惜光如金。这种以简代繁,以少胜多成了我创作的又一境界与追求。 用光如泼 与 惜光如金 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辨证的存在,该泼则泼,当惜则惜。”周正平说。

更多相关:  AV集成

文章来源:舞台灯光网


资讯搜索

声明:本站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本站的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视听网”。

网友评论

舞台灯光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产品导航

设为首页 | 商务信息 | 视听资讯 | 本站动态 | 关于中国视听网 | 网站地图 | 网站RSS | 视听3G | 友情链接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视听网[专业版] 国际域名:www.av-china.com
版权所有 2004-2011 深圳中投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邮箱:av-china@3v.cn 电话:+86-755-33019199(十八线) 传真:+86-755-33010311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